图片
一般是足太阳膀胱经筋的问题,这条经筋贯穿整个背部,中间涉及到腰的肌肉。图片
我们可以从头上扎和从足上扎,一般风池透风府,加上承山穴。风池透风府扎的是头半棘肌和头夹肌,承山穴扎的是胫骨后肌和比目鱼肌。具体可以看下他之前写的《承山穴治腰痛,这么用才有效!》图片
要扎到胫骨后肌上,好多时候患者肌肉会跳,会有触电感觉,正常的,一般用细一点的针好些,因为难免碰到血管嘛,细点的针就不会怎么出血,我一般习惯用0.16的针(袁按:普通中医朋友还是0.25的针吧,华佗牌的比较锋锐坚挺,0.16一般人是很难掌握的,太细了,很难扎准)具体扎左边还是右边,最好是扎长腿侧的承山穴。找不准两只脚一起扎,不留针,扎完就取,一针下去,患者腰扭伤,扶着来,跑着回!(袁按:这也是范老的水平,你一针下去要用手感受下小腿的胫骨后肌是否松软了一些,是否扎的时候出现肌肉弹跳感,你才好知道你是有效解痉松筋了)这两个地方必须扎到,你说你找不到怎么扎?这个我也没办法,这个是基本功,必须学会,找到了就这么扎就能好。二、坐着弯腰痛—少阳胆经筋图片
这种情况一般是足少阳胆经的问题,这条经筋在我们侧面,主要这里涉及到的腰部问题主要还是臀中肌,臀小肌。图片
一般情况下,胆经的是侧面问题,但是我们人体很少侧着腰做事,基本上都是弯腰,挺腰,所以一般情况下胆经的问题远端治疗效果就不好,需要局部治疗,所以就是直接扎臀中肌、臀小肌。图片
扎针的话其实很简单,就是找到这个臀中肌区域,一般的人用0.25*50mm的针就可以了,在这个臀中肌区域摸到肌肉比较紧僵硬滑的肌肉处扎,一直扎到骨面,胖的人2寸针不够,那就用三寸的。如果不会扎针,又出现扭伤或者疼痛,那就叫人用肘关节按压这里,按30秒就停下,歇30秒再按30秒,这样重复四到五次就可以了。这样腰痛就好了,不是臀部疼痛哦,是腰痛好了,所以扎针很多时候不是腰痛就扎腰。当然坐着弯腰痛常伴见站着弯腰痛,常同时胫骨后肌也出问题,那就承山穴一起扎。三、挺腰腰痛、腰酸、起床躺卧腰痛图片
这种腰痛主要是微弯着腰、挺腰疼痛,平躺腰痛,腰部空着的感觉,想垫一个东西在腰部,起床的时候腰痛。这几种腰痛其实就是一种情况,腰大肌损伤,按压腰三横突也会很酸爽。这通常是足阳明胃经经筋的问题。因为我们经常久坐,足阳明胃经筋就常处于缩短的状态,所以尤其是肚子这块缩短,所以站起来,或者躺着,足阳明胃经一下伸直了,这时候就容易导致腰部牵扯,出现腰痛。图片
也就是足阳明胃经筋循行所过的耻骨肌,腹直肌出问题了。(袁按:其实这常见于腰大肌引起的腰痛,但一般是胃经筋的问题引发的,范老也一般是不处理腰大肌,腰大肌很深不好扎,一般处理引起腰大肌问题的耻骨肌,大腿内收肌,腹直肌即可)所以我们经常扎耻骨肌、内收肌、腹直肌,治疗腰痛。耻骨肌,内收肌针刺时需要小心刺破血管,具体可见范老《腰痛治疗之三》中的讲解。图片
通常扎上就会扎跳,哪侧腰痛明显就扎哪侧,都痛两边都扎。扎完腰痛就立刻好了,具体穴位就是足五里这里。久坐是这种腰痛最大的病因,平时尽量起来活动活动。这里就不像足太阳膀胱经这样扎两头,而是扎中间的肌肉群了了,这也是人们习惯所决定的,久坐嘛。四、腰椎间盘突出—还需治肾肾经主要是主骨,这就涉及到腰椎间盘突出了,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卡压神经就不仅仅腰痛的问题,还要治肾。在前面三种针刺方法处理后一般腰突引起的腰痛大多都能缓解了,如果要进一步改善,可以采取斜刺留针的方法,在然谷,太溪这些补肾的穴扎上,足三阳经的原穴也都要扎上效果才好。图片
袁按:关于留针调气方面,我也认识比较肤浅,我只学会了范老的解痉舒筋针刺法治各种疼痛,通鼻窍,调焦虑,简单全身气机调节的一些方法。有兴趣的可以关注范老公众号进一步研究学习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升阳配资-配资资讯-炒股配资学习-中国前十股票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